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9章 (8)

關燈
,這一回李景行南下,蕭齊光卻提早回京,也不知是哪裏出了問題。”

能叫蕭齊光提早回去,必是大越朝中顯貴人物,甚至可能是大越的皇帝或是皇後。只是,觀其言行卻是毫無問題,甚至都未能提早解決這次的松江之圍。

那麽,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男人修長的手指輕輕的扣了扣桌案,節奏不輕不重,不急不緩,帶著他獨有的強大控制力。隨即,他似是想起了什麽,擡頭望了望天色,升起一絲淡淡的不忍和惋惜。

蕭齊光提早回京,那麽這一回沈采薇遇難之時又該如何?想起前世那驚鴻一瞥,任是他那樣鋼鐵一般的心腸都忍不住有了一絲動搖。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62

因為害怕家中親長擔憂,沈采薇和杜若惜說了一會兒話之後就立刻回府了。

為了避嫌,她和李景行早在進城前就分開了,關於自己如何得救的借口也早就想好了。這回見到裴氏,沈采薇便先把如何得救的借口有條有理的說了一遍,然後就抱著裴氏的胳膊撒嬌了。

裴氏拿她沒法子,氣急了就伸手拍了她幾下,見她仍是眉眼含笑,便擰了眉看著她,聲音急促中帶著氣惱:“哪裏輪得到你逞英雄?你自己還是孩子,正該先顧著自己才是。你和三娘若是出了事,我可怎麽辦......”她忽而頓住口,眼淚就如斷了線的珍珠似得滾滾流了下來。

看著裴氏落淚,沈采薇心裏亦是不好受——她知道裴氏是真心關心她的。她仔細的拿著帕子給裴氏擦淚,聲音輕軟軟的:“嬸嬸別難過,我和三娘都沒事呢。以後我一定記著嬸嬸的話,再要有事,我一定跑第一個。”

裴氏被她這話逗得破涕為笑,隨即又擺起臉不說話。

沈采薇討好起人來也很是有一手。她先是忙上忙下的擰了濕的帕子,小大人似的替裴氏擦臉,然後又伸手接了邊上嬤嬤遞來的茶,乖乖的捧給裴氏,甜言蜜語的道:“嬸嬸先喝口茶,潤潤喉。若還生氣,盡管罵我便是了,可別氣壞了自個的身子。”

裴氏唇角微揚,終於板不起臉,接了茶水喝了一口。她心裏那股憋著的擔憂和焦急終於隨著清淡的茶水散去了。她推了沈采薇一把,戳戳她的額頭,嗔道:“行了行了,別在我跟前賣乖。我快回去換身衣裳,遲些兒再去瞧瞧三娘,她擔心的很呢。”

沈采薇點點頭,起身行了禮方才離開。她先回了東暖閣換了一身衣裳,便匆匆往西暖閣去瞧沈采蘅。

沈采蘅果是擔憂的很,獨自蒙坐在哪裏發呆。她一見了沈采薇,遍又笑又跳的撲上來:“我就說二姐姐你肯定沒事的!”她握著沈采薇的手,雙眼笑得仿佛月牙兒,看上去亮晶晶的,是真的歡喜極了。

沈采薇心裏知道沈采蘅心裏必也是不好受的,這會兒心中頗是感動,握著她的手一起坐下,輕聲感嘆道:“嗯,我們都沒事呢。咱們的運氣都還算是好的。”

沈采蘅似是想起了什麽,眼睫就像是蝴蝶翅膀一樣垂落下來,雙頰微微一紅,就像是玫瑰花蕾那帶著芬芳的紅。她只是低低應了一句:“是啊。”

沈采薇看到她這模樣,心裏一激靈,連忙揮手讓邊上伺候的人下去,認真看著沈采蘅問道:“聽說是知府家的顏公子派了人送你回來的?”

沈采蘅這回是不敢去看沈采薇的眼睛,抓著自己衣袖的手指緊了緊,然後才猶豫著點了點頭。

沈采薇一看,就知道自己之前的話全都是白說了。她稍作猶豫,還是試探著道:“無論如何,他這回也算是救了你,確是應該讓嬸嬸他們備好禮,好好謝謝他。”

沈采蘅聽到這話,忍不住眨了眨眼,終於又露出一點笑容:“二姐姐說得對,我也這樣想。”她眼角亮亮的,神色裏透出一點兒歡喜,整個人都顯得容光煥發,“我們就只是上回在家裏的園子邊見了一面,他都認得我呢,二姐姐......”她就像是打開了話匣子,嘰嘰咋咋的說著顏五的事。

沈采薇暗暗嘆了口氣——少女情懷總是詩。上一次沈采蘅懵懵懂懂,她自然可以用理智和現實防範未然,但這一回卻不能貿貿然的插手。無論如何,這都是沈采蘅自己的事情,她要是插手太多反而是要引起沈采蘅的逆反心理的。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沈采薇這樣一想,索性就不再去想顏五,反而問起另一件事:“我一回來就沒見著三叔,他是去哪了?”

沈采薇抿了抿唇,細聲細氣的道:“不知道呢,他早早就出門去了。”

沈采薇抿唇一想卻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於是點點頭:“算了,遲些再問嬸嬸吧。”

沈采薇回了沈家,自然是安枕無憂,再無牽掛。她卻不知道,如今的松江官邸卻是五步一崗,眾人皆是心事重重。

如今的松江知府顏步清乃是剛從京城調來的,算得上是兩眼一抹黑的上任。別說是總督巡撫那裏還未打點好,便是松江這邊的情況也是才剛剛入手整頓。不過他也是個能人,要不然也不會在被參之後還能調到松江這樣的富饒之地當個正四品的知府,先是調了官兵去守城又派人安撫民眾,然後就召了同知和通判來議事。

倭寇就圍在外邊,顏步清也不擺架子了,直接上來給人戴高帽子:“本官初入松江,如此緊要時候也不好逞強妄為。兩位皆是德高穩重之人又有經驗,不知有什麽建議?”

張通判猶豫了幾下,沒吭聲。

同知姓李,略一思忖便認真答道:“浙江巡撫吳大人雖然有些圓滑卻是個硬氣的,他在任那些年,各地水軍都不敢松懈,許多水師都是他底下操練出來的。只是如今的浙直總督林部堂乃是和氣人,一貫主張緩剿寇,邊境皆安。”

李同知這話半遮半掩卻是暗含機鋒。

因為沿海一帶,倭寇橫行,朝廷特意設了個總督一職,既是代中央遙控地方也是主管軍政抗倭。所謂的浙直總督就是總督浙江和南直隸的軍務,這樣一來,原先的浙江巡撫就尷尬了,許多軍務大事都需先由總督裁斷,反倒有些束手束腳。按理說這次倭寇圍城最應該先向這位總督求援才是,可李同知卻先提了吳巡撫,反而還要說林總督乃是個“和氣人”。

顏步清聞一知十,把話嚼了一會兒,便知道這事不能全壓在林總督身上反而要向吳巡撫那裏下力,他點點頭:“本官之前已經令人把軍情想法子通報給林部堂了,遲些定會寫封親筆書信給吳巡撫,通報此事。”

李同知摸了摸胡子,接著問道:“遠水解不了近渴,不知大人準備向何處的求援?”

顏步清也不隱瞞,直接道:“本官已經令人往寧洲送信,寧洲離松江近,且薛參將上回還剛剛打退了倭寇,可為強援。”

邊上的張通判這時候卻是結結巴巴的打斷了話:“薛將軍那邊,大人萬不可寄望。”他臉漲得通紅,好不容易才像是下決心一樣的開口道,“薛將軍乃是林部堂舉薦,下官曾見過幾次,實在是志大才疏之輩,不足以信。”

顏步清拿眼去看張通判,心裏卻松了松——他願還以為張通判是個狡猾的,倒沒想到居然是個老實人。李同知說起林部堂的不作為都要修飾著說是對方是“和氣人”,這張通判一開口就是“林部堂舉薦”、“志大才疏”這樣的老實話,一對比就能看出兩人的城府深淺了。

顏步清心裏清楚了許多,便轉頭去問張通判:“既然寧洲那裏不能指望,不知該往何處求援?”

張通判緩了口氣,索性說起老實話:“下官聽說福州的孫將軍乃是個能將,福州水師亦是不錯,大人不妨令人去求援。”

顏步清點了點頭,真心實意的謝道:“多謝兩位指點了。”

“大人言重了。”下首兩人皆是惶恐回禮。

顏步清知道這時候正是收心之事,伸手扶了扶兩人的肩頭,認真道:“值此危難之際,正需眾人一同齊心,兩位很是不必多禮。這次松江若是能打退倭寇,本官必是會為兩位大人請功。”

張通判和李同知聞言心裏都是一松,頓覺這回的上官確是個好相與的。

李同知想了想便又加一句道:“那孫將軍少時曾在育人書院求學,與沈家的大爺、三爺關系都頗好。大人不如讓沈家人帶著書信去一回,既能取信於人又可交好孫將軍。”

要知道,吏部考察官員皆是要看政績的。林總督為什麽上任以來按兵不動?因為倭寇兇悍,大越的水師又是糜爛已久,打起仗勝少敗多。前頭的吳巡撫雖是一心練兵,但也是因為老是打敗仗,上頭才會被直降了個總督的。這會兒,林總督休養生息,打的戰少了,反倒能顯出些江南的太平來,他的政績上頭也好看些。福州水師雖然練得好,可孫將軍若是為了明哲保身不願出力,故意拖延那就難辦了。所以李同知才會想著派個熟人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顏步清沈吟了一下,沒有立刻應聲——沈家書香門第,於松江乃至江南士林都是舉足輕重的,現今還有個沈侍郎在京。讓人家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去冒險,面上顯然是有些不太好看。

就在這時,守在門外的侍衛上前稟報:“大人,沈家三爺求見,說是有要事來報。”

☆、63

沈采薇前世生活在安全得讓歪果仁都羨慕的不得了的大兔朝,這一世所在的松江亦是文藻風流、繁華安寧之地。所以,她一直都天真的認為:這次守城之戰必是不會拖得太久——一是松江城堅,二是外有援軍。倭寇都是貪利之輩,久攻不下就只能退去。

只是,當倭寇的炮火再此打在墻上的時候,沈采薇才恍然的意識到:這是真正的戰爭。

女學早已停課,大戶人家都已經把人約束在家中,街道亦是一片寂靜,唯有官兵、傷員以及醫者來來往往,來去皆是匆匆。

即使如此,傳來的消息亦是越來越差。先是沿邊的幾個縣鎮受到牽連被尋地停駐的倭寇屠戮一空,接著,連番炮火之下傷員和死者增多,守城的士兵越來越少。城中的氣氛一時間也凝重了許多。

這種時候,沈家亦是不如往日裏的安寧。沈大爺因為怕書院中的學生年輕氣盛會出事,也沒往家裏來,直接住到書院那裏主持大局,而沈三爺則是臨危受命去送信了。所以,一貫不關心這些雜事的裴氏現今都是一日三打聽的聽著消息,一邊聽一邊罵。

“蠻夷島國那裏來的鐵炮?”裴氏氣的狠了,伸手拍了拍桌案。她嬌嫩白皙的手掌卻被拍的通紅,紅唇亦是泛白,“那些人與賊寇沆瀣一氣,成日裏的粉飾太平,現在竟然膽大到連火炮都敢送出去。簡直是要錢不要命了!”

夏蓮從門外掀了簾子進來,捧著一個小連環洋漆茶盤,上頭放著三鐘新茶,先遞給裴氏一鐘,柔聲道:“太太可別氣壞了身子,回頭三爺回來知道必是要心疼的。”

裴氏心裏緩了一口氣卻仍舊是有些悶悶的,接了一鐘茶:“哪個要管他?自個逞英雄去報信,家裏老老少少還不是要我來看著。”

沈采蘅伸手從夏蓮手裏接了一鐘茶,正捧著喝,聽了這話便撲哧笑出聲來:“娘這話好沒道理。要不是擔心爹爹,哪裏用得著一日三次的問消息。可不是心口不一嗎?”

“就你話多!”裴氏惱羞成怒的瞪了女兒一眼,氣惱的道,“喝你的茶去。”

沈采蘅吐吐舌頭,低頭喝茶去了。

沈采薇連忙上前開口勸道:“嬸嬸還是不要再生氣了。您瞧,這一蹙眉,額上都要長出褶子了。”

裴氏愛美,聽了這話連忙叫人去拿鏡子和護膚的香膏。親自拿起鏡子瞧了瞧後才埋怨道:“都怪你那三叔,他這一折騰,我一顆心都是提著的,每天蹙著眉,可不就要出褶子了?”

“三叔若是聽見了您這話,心裏頭指不定要多難受呢。他這回出門,也是不得已的,臨出門了還特特交代了三娘和我要聽您的話呢。”沈采薇上前給裴氏揉肩,抿唇一笑,唇邊露出兩個小酒窩。

裴氏面色稍緩卻依舊梗著一口氣,只是輕輕的哼了一聲。

沈三爺講究文人風骨,一貫是覺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他自然是義不容辭的要去送信。可裴氏一輩子都是錦繡堆裏長大的,天塌下來了都有人頂著,哪裏願意自己的夫君去吃苦冒險?為著這事情,從來也沒紅過臉的夫妻兩個吵了一架。因事態緊急,沈三爺也沒空安慰裴氏,自個兒連夜收拾了東西走了,裴氏頭一回受到這樣的待遇,暗地裏哭了一宿。

沈采薇心知裴氏這人吃軟不吃硬,必是要好好哄著的。所以,自沈三爺出門之後,她就常常拉了沈采蘅一起陪著裴氏聽戰報,順便給裴氏順順心、消消氣。

不過,戰事至此,沈采薇心裏頭也很不好受。她好說歹說的哄了裴氏歇下,回東暖閣的路上看著安靜了許多的院子,心潮忽然上湧,落下淚來。

沈采蘅在邊上看著,嚇了一跳,抓著她的袖子問道:“二姐姐,你怎麽了?”

沈采薇咬咬唇,穩住自己的聲音:“戰報上說沿邊諸縣都不得幸免,皆是血流成河,十室九空。我想起上回路過的那個縣城,那麽些人,竟是一下子就都沒了。”

她想起上回給她幹衣服的大娘收了錢,還很不好意思的說——這是要存著給女兒做以後的嫁妝。

那麽一個老老實實、埋頭幹活的婦人,會臉紅、會不好意思,喜滋滋的臉上還帶著對未來的期盼和對女兒的憐愛。她又哪裏會知道:世事無常,她竟是連一個“以後”都得不到了。

沈采薇並不是心腸很軟的人,只是想起這些卻也依舊覺得難過至極。戰爭苦的從來不是那些達官顯貴,而是百姓。所以才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沈采蘅不會勸人,只好站在原地拉著沈采薇的袖子,幹巴巴的道:“二姐姐,這又不是你的錯。”

沈采薇抿了抿唇,搖頭道:“我覺得,如今這樣的時候,自己很該做些什麽、盡一盡心力才是。”她想了半天也沒想出現今的自己能做什麽,只好拉著沈采蘅先回去了。

也不知是不是心有靈犀,這時候的李景行亦是因為倭寇的暴行而氣憤不已,他少年心性,恨不得去城墻上灑一灑熱血。

李從淵看得很不高興,直言訓他道:“你擺出這麽一張臉是做什麽?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你懂不懂?”他想了想,左右也是無事,幹脆抓了兒子來上課,隨口問道,“你以為林總督這幾年為什麽能坐的這樣穩?”

“因為他背後靠著鄭家?”李景行本就是快結業的學生,家學淵源又十分用心,故而知道些政事和內情。

“蠢!”李從淵瞥了李景行一眼,直截了當的罵了一句,語氣冷冷的反問道,“鄭家後邊靠著的是聖人,聖人靠著的是誰?還不是官家?”

李景行躬身請教:“還請父親明示。”

李從淵負手於後,微微仰起頭去看窗外的景致。他的笑容被流光一洗,顯得有些冷淡,面部弧線就如同刀劍雕刻出來的一樣完美無瑕,只聽他輕而緩的開口道:“為人臣者,才學品行姑且不論,最先需要知道的乃是上頭那邊主君是個什麽樣的人。咱們這位官家,認真說起來只有三個字‘怕麻煩’。”

李景行微微蹙眉,若有所思的模樣。

李從淵語聲淡淡的接著道:“因為官家怕麻煩,所以許多事幹脆就被他推給了朝臣和聖人。那些稍微知道聖意的都不敢給官家找麻煩。林總督縮在江南按兵不動,亦是因為官家不喜大興兵事。有這麽一個官家在,這一次若是不能一舉克敵,倭寇的事必會被體貼上意的林總督給壓下來。”

李景行品出這話中意,忽而醒過神來擡頭去看自己的父親。

李從淵就立在窗前,一襲寶藍色底暗紫色團花紋的直裰,目光冷淡中帶著幾分考校:“你也是讀過兵法之人,你覺得這一仗要如何才能取勝?”

李景行站直了身子——這個問題他早就想過許多遍了:“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倭寇遠到而來,正是氣盛之時,現今不能正面力敵,反而應該依據松江易守難攻的地形優勢,扼守關要,待援軍至,正好裏應外合,圍剿倭寇。”

李從淵點點頭:“我估計如今府衙裏的幾位大人也是如此想的。”他微微一笑,陽光灑在面上,五官輪廓都柔軟了許多,可他的言語卻依舊鋒利宛若薄刃,“不過,倭寇估計也是如此想的。”

李景行到底年輕,聽到這話心裏一凜,隨即便垂了頭,認真的道:“還請父親賜教。”

李從淵往前幾步,坐在了書案前,輕聲接著道:“倭寇長於水戰,船堅而炮利,確實是勝過了如今的江南水軍。不過,正所謂有所長必有所短,大船攻勢更猛卻多是笨重而運轉不靈......”

李景行眼睛一亮,會意的接口道:“正可以小船圍而攻之。”他舉手撫掌,似有所得,慨然的接著說道,“或可加之火攻,如借風勢,定可叫那些倭寇有來無回。”

李從淵此時方才露出一絲真切的笑意來,欣慰的看著下面的兒子,輕聲道:“能夠舉一反三,你確是長進了不少。兵法一道,萬萬不可困於書冊,而是要靈活運用。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方為上策。”

李景行拱手一禮:“多謝父親教導。”隨即,他又有些遲疑,“如此大事,單單是我和父親在家中說道確實是無用。至少還要去說服知府大人才是,不知父親是否有所打算?”

李從淵唇角笑意淡淡,只是垂了眼,濃密纖長的眼睫也垂了下來。他若有所指的道:“不急,知府大人很快便會來此問計。”

李景行對著父親的崇敬的心情一下子就被沖淡了不少——從來都是帥不過三秒。不裝模作樣會死嗎?連句話都不給人說清楚,是做爹的樣子嗎?

☆、64

就在此時,還未收到松江消息的京城也是暗潮洶湧。太子這一次忽然吐血昏迷,病重的消息終於再也掩不住了——太子者國之本,一日不安,舉國亦是難安。滿京城明面上雖是一片寂靜,私底下卻暗潮湧動,便如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個時候,皇帝卻召見了汝陽王的庶子蕭遠,雖然內中詳情眾人都不知道。但據說皇帝還特意賜了字:齊光。

“齊光”二字來自於《楚辭.涉江》裏面的:“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內中涵義不明而喻。雖然這還只是一次尋常見到的召見,但卻是太子病重消息傳出之後皇帝第一次召見子侄輩,皇帝之流露出這麽一點態度卻已經足夠了。

一時間,汝陽王府賓客盈門,好在汝陽王府平素低調,倒也沒出什麽大事。

皇後本是陪在太子宮中,聽到這消息時淡淡的蹙了蹙纖細的長眉,她眼底熬出來的青黛色顯是更重了。她想了想,便令人把了乾元殿伺候的宮人給喚了進來:“這些日子可有什麽人來求見官家?”

太子如今還在病榻上,依著皇帝的態度和性子,本不該就這樣表態。再者,皇後和皇帝這麽多年的夫妻,恩愛得就和一個人似的。這還是皇帝第一次瞞著她辦事,值此非常之際,便如往皇後心上插刀,由不得皇後不去計較。

後宮本就是皇後一人獨大,帝後之間亦是恩愛非常,乾元宮的宮人哪裏敢得罪皇後。她也不敢隱瞞,立刻就跪在那裏,一五一十的把話說了:“汝陽王日前來過一次。”

皇後手裏拿著一盞茶,茶水抿在嘴裏十分清苦,她的語氣卻是冷冷淡淡的:“哦?”

皇後只說了這麽一個簡簡單單的字便垂了眼看著自己手中的茶盞,一副興趣索然的模樣。

那跪在下面的宮人的身子卻戰栗了起來,她連忙的開口接著所道:“奴婢當時在邊上伺候,也聽過一些。”

她不敢耽擱,低著頭,仔仔細細的把汝陽王和皇帝的對話說了一遍:“陛下這些日子憂心太子的病和國事,心裏甚是苦悶。王爺進宮之後便刻意的說了些趣事逗陛下開懷。後來,王爺便說起園子裏頭炒板栗的小販說的話‘小者熟,則大者生;大者熟,則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為盡美’。陛下聞言嘆息良久,便接口道‘大道至簡,確是此理’。後來,陛下就令人傳了蕭公子進來。”

汝陽王說的是:“炒栗子要是小的熟了,那大的肯定是生的;大的熟了,小的就一定會焦了。只有大小全都熟了,才算的上是好。”他口口聲聲說的是炒栗子,暗地裏卻是勸皇帝公平、公正,不可為了小的栗子而棄了大的栗子。

皇後如何聽不著這內中涵義?她握著茶盞手指不易察覺的緊了緊,指尖那青白的顏色就如同細膩的青瓷一般。許久,她才長長的籲出一口氣,語氣裏聽不出半點的心緒,淡淡的道:“行了,你出去吧。”

“是。”那宮人膽戰心驚的退了出去,素色的裙裾匆匆的在地上一掠而過,仿如花朵靜謐的遠影。

等人出去了,皇後手中的茶盞立時就被她狠狠的擲了出去,茶水流了一地,猩紅色的地毯被打濕了一大片,兩側侍立著的宮人皆是惶恐的跪倒在地上。離得較近的宮人有些慌亂的跪爬上去把毯子上面的茶水。

皇後站起身來,獨自走到窗前,纖長白皙的手指按在雕花窗欞上,本來有些蒼白的唇邊不禁凝起一點輕薄宛若刀片的笑意:“好個‘大小均熟,始為盡美’......真真是不把本宮和太子放在眼裏了。”

邊上的宮人皆是不敢去聽皇後口中之言,只是俯首在地,戰戰兢兢不敢出言。

鄭寶儀就在殿內陪著太子,聽到側殿那邊的動靜,不放心皇後一人便走了過來。

她見皇後這般模樣,連忙上來握住皇後的手:“姑姑這是怎麽了,再生氣也不能拿自己的身子玩笑啊。”她仔細的看了看皇後適才按在手,見手上沒有傷口,方才輕輕的松了口氣。

皇後見了她,本是有些煩悶的心情輕松了許多,輕輕的道:“沒事。”她回握了一下鄭寶儀,似乎是想了想,說道,“明日把阿菱叫進宮來,許久沒見她,我倒是挺想的。”

鄭寶儀忽而聽到這話,細長的眼睛情不自禁的顫了顫。她忍不住低了頭掩住面上的神情,許久才低低的應了一句:“嗯。”她前段時間才病過一場,就像是柔軟纖細的花枝,仿佛一掐就會被擰斷似的。

皇後垂眼看了看她,眼中少見的掠過一絲憐惜,但很快轉過了頭:“行了,我們回去看看二郎吧。等會兒,陛下就要來了。”

鄭寶儀點點頭,上前幾步,伸手扶住皇後一起往回走。她面上不動聲色,心裏頭卻又想起前世的那些事。

前世皇後便是看重長房,所以才打算把長房的庶女鄭菱嫁給蕭齊光。蕭齊光心儀沈采薇,自是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婚事。所以他便刻意拖著時間留在松江不回京。後來,宮中發生了不少事,本就傷心太子之死的皇後心力交瘁,病榻上逝世,臨去前只提了一個要求——未來太子妃必須出自鄭家。於是,皇帝既是想要把皇位傳給親子又不願違背皇後的遺願,事情就那樣僵持了下來。

直到戎族入關,重兵壓境,皇帝病重,舉國皆是惶惶。重如泰山的家國就那樣沈甸甸的壓到了蕭齊光和沈采薇的肩上,令他們不得不低頭。他與沈采薇在松山上分別,一人入京,一人赴北境。

他們一人治國,一人救人。從此再不能回頭。

偏偏,鄭菱性子驕縱,不僅沒能叫蕭齊光軟了心腸,反而把關系越鬧越僵,叫他更是厭惡鄭家。

所以,鄭寶儀這一世才會想要把鄭午娘送去松江。哪裏知道,因了她的關系,蕭齊光提早回京,反倒讓鄭午娘白白在松江耽擱了時間。兜兜轉轉,反倒是鄭菱又被皇後選中了。

另一邊,松江知府顏步清這一日果真就像是李從淵所預言的一樣輕車簡行的來了李家。

李景行被打發出去泡茶,只留了顏步清和李從淵在房中密談。等李景行端著茶盤上來的時候,正好聽到這兩人交談的只字片語。

“前去福州的船都翻了,人影全無。現下倭寇圍著城,怕是傳不出信來。”顏步清的聲音很輕,仿佛是怕被人聽到一般。

李從淵聲音很輕,仿佛說了些什麽。顏知府一一應了,語氣裏面帶了幾分急促。

李景行在外邊聽得卻差點端不穩茶盤——他知道沈三爺就是在去福州的船上。聽著顏知府的意思,怕是兇多吉少。

他若是出事了,沈家那邊還不知道怎麽辦呢。還有,采薇怎麽辦?

來不及李景行再細想,聽到腳步聲的李從淵便把他喚了進去:“景行,進來吧。”

李景行心裏亂成一團麻,面上卻不露一絲端倪,隨著李從淵的吩咐上前奉了茶,分別遞給李從淵和顏步清。

顏步清瞧了李景行一眼,見他極似李從淵,風姿出眾,忍不住笑著嘆道:“有子若此,李弟此生無憂亦無憾矣。”

李從淵擡手抿了口茶,姿態閑適,半點也沒收到戰事影響。他頗是嫌棄的瞥了眼李景行,淡淡道:“哪裏,大人過譽了。毛頭小子,還需鍛煉呢。”

李景行一心憂慮沈家的事加之早就受夠了李從淵的冷言冷語,自是沒去理會他的刻薄之言。

顏步清聽到這話卻是有些尷尬,“呵呵”兩聲,端起茶喝了幾口,把面上的神色掩飾了過去。

李從淵接著開口道:“這次行動,人手怕是不足,若是大人不嫌棄,倒是可以把景行帶上。也算是給他一個鍛煉的機會。”

顏步清這才端正了面色,放下手中的茶盞去看李從淵:“這次行動很是危險,李弟真的放心。”李從淵就這麽一個兒子,顏步清還真是沒能想到這人鍛煉起兒子能狠到這個地步。

李從淵掃了李景行一眼,漆黑的眼眸裏仿佛帶著些難以言說的深意,只是淡淡一笑,並沒有答話。

李景行此時卻往前幾步,立在顏步清的跟前,沈聲道:“父親常常教育小子‘欲做事,先學做人’。如今倭寇當前,百姓受難,我等男兒自當義勇當先。我今年便已結業,早該擔起責任。還請顏大人能夠成全。”

顏步清的眼中很快的掠過一絲覆雜之色,拍了拍他的肩頭:“江山代有才人出,你這樣年輕就有這樣的心思。很好,很好......”他家中亦有一嫡子二庶子,卻全都及不上李從淵這麽一個兒子。

☆、65

沈三爺可能出事的消息,第一個知道的乃是沈大爺沈既明。他雖一貫冷靜處事,這一回卻也忍不住有些著急起來,只是這事卻不好傳回沈家——上頭老母體弱多病,下頭的弟妹和孩子都是一團天真,他實在不敢去相信這消息要是傳回去會有什麽後果。

沈既明一時抽不出身也怕自己忽然回去會引起懷疑,便先讓宋氏回沈家穩定大局,順便把消息攔一攔。

宋氏心裏存著事,回了沈家,面上卻還是含著笑。沈老夫人早已不太管事,見了長媳卻也安了不少心,晚上一起用膳的時候都多吃了一碗飯。

裴氏更是不知就裏,見了宋氏便如同有了主心骨似的,面色都好了許多。等從沈老夫人的院子出來,幾個人一起進了宋氏的院子,她便忍不住抱住宋氏的胳膊,笑道:“現今外頭打仗,滿府都是忙忙亂亂的。我這心一直提著,吃不好睡不安的。嫂子一回來,我的心就安了大半。還是嫂子好,比旁的人都要靠譜......”她想起這時候偏還要外出的沈三爺,忍不住嘟了嘟嘴,若有所指的哼了一下。

若是往日裏,宋氏必是要開口打趣、打趣裴氏和沈三爺的事。只是,這時候的宋氏心裏頭仿佛塞了一大團棉花,有一種空虛的堵塞感。她面上卻沒露出什麽,只是不動聲色的道:“這還當著孩子呢,你還是模樣,日後可怎麽好......”

裴氏聞言抿唇一笑,卻依舊沒松開抱著宋氏的手。她杏眼桃腮,這個年紀了笑起來也還帶著幾分少女的嬌俏:“都說長嫂如母,我和嫂子親近,正是好事呢。”

宋氏蹙眉看著她,似乎拿她沒法子的模樣,跟著笑了一下。

裴氏見了長嫂,憋了一肚子的話仿佛都有了開口,接著抱怨道:“嫂子不知道,三爺出門這些日子了,連封信都沒來,簡直是氣死我了!”

宋氏給她倒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